和諧民族交往的思想淵源及其現實意義
摘 要〕 和諧民族交往要求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 和諧民族交往的思想淵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蘊藏的 “和”、 “禮”、 “善”等思想。這些思想對于民族交往過程中保持政通人和、實現利益共享、認同傳統文化、在社會生活中寬容互納進而實現和諧民族交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和諧” 由 “和” 衍生而來。作為古代哲學的核心范疇之一,“和” 的思想貫穿于中國思想發展史的各個時期和各家各派之中,積淀為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生生不息,歷久彌新,不僅閃爍著東方式的哲學智慧,顯示出獨特的理論價值,而且在維系社會穩定、促進各民族和諧交往、推動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和諧民族交往的內涵。
2006 年 10 月 11 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的 《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了社會主義和諧民族關系的內涵: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活動,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使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保1]這就將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在指導思想上推向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在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基礎上的最新理論概括,突出中華傳統文化中 “和” 的精神,也是當前民族關系的核心價值取向。民族關系是 “民族發展過程中相關民族之間的相互交往、聯系和作用、影響的關系,是雙向的、動態的[2]( p. 166)從民族交往這一具體的實踐活動中關照民族關系首先必須搞清楚民族交往是什么。按照 金 炳 鎬 先 生 的 觀 點,民 族 交 往 是 指”民族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必然發生和經歷的一種社會現象和社會過程,是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接觸、交流和往來以及民族關系的協調,即指民族聯系中的互動和民族關系的整合過程,也就是民族生存和民族發展的一種方式“。[3]而和諧民族交往意指 ”交往雙方 ( 或多方) 民族處于同等地位的和睦、協調的交往,這是交往雙方 ( 或多方) 民族生存發 展的共 同 需 要 和 共 同 的 愿望“。[2]( p. 112)可見, ”和諧“ 是 ”民族交往“ 的目標追求。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和諧民族交往就是強調將各民族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交往活動引導、統一到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和諧 發 展 觀 中,創 建 和 諧 的 社 會 主 義 民 族關系。
二、和諧民族交往的思想淵源。
。 一) 和而不同,和實生物。
中國文化很早就有 ”和而不同“ 的思想,這種思想在今天看來,仍然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可資利用的寶貴精神遺產,仍然是全球化時代民族之間和諧交往共同發展賴以借鑒的珍貴的精神財富。 《國語·鄭語》載史伯云: ”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4]”和“ 是以不同的事物匯聚、結合在一起,得其平衡、協調,相濟而相成,這樣才能生機盎然產生新的事物。”同“則是單一同質事物的疊加,如此不會有新的發展,”同則不繼“、”盡乃棄矣“!蹲髠鳌ふ压辍 中記載晏嬰論述 ”和與同異“,他對 ”同“的批評是: ”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 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 孔子也曾說: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5]”和而不同“是君子 ”尚義“,既能與人和睦相處,合作共事,又恪守自己的道德信念,不茍同于他人;”同而不和“則是小人被利益所左右,對自己有利就茍同于他人,當利益發生沖突時則與人爭執!兑讉鳌分杏性疲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埃6]”厚德載物“ 就是君子效法地之坤德,具有博大寬容的精神。 《中庸》 則曰: ”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埃7]”小德“ 是講差異性,”大德“是講統一性,天地間 ”萬物并育“、”道并行“,雖然有差異,但其 ”不相害“、”不相悖“,在差異中有其統一與和諧。概括起來說, ”和而不同“ 就是尊重差異,崇尚和諧,反對搞單一的同質化,也反對不同事物之間的沖突、對抗。這一宗旨表現在民族關系上,就是《尚書·堯典》 中講到的 ”協和萬邦“,意思是說熱愛和平,反對侵略,主張各國互相尊重,和睦 相 處。 ”天 下 同 歸 而 殊 途, 一 致 而 百慮!埃7]( p. 196)兼容并蓄,相反相成。將這樣一種思想用之于當今不同民族之間的交往,就是要承認和尊重多元,既認同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又要以博大寬容的精神對待其他民族的文化,以”文明的對話“ 代替 ”文明的沖突“,在對話中產生共識與和諧,逐漸走向人類文化的 ”多元一體“。只有 ”和而不同“才能促進人類文化的繁榮發展,這就是 ”和實生物“, ”殊途同歸“;如果搞某一種文化的霸權主義,或是不同文化之間的沖突、對抗,那就是 ”同而不和“、 ”同則不繼“了。
( 二) 克己復禮 仁者愛人。
在中國傳統思想里, ”禮“的精神實質就是”敬“。人與人之間彼此尊重,就是 ”禮之用“。”非禮勿動“、 ”立于禮“ 目的都在于 ”執事敬“?鬃诱f ”克己復禮為仁“。[8]”克己“,首先意識到自我的存在,意識到一個自我擁有意識和行為的自由。因此要自覺預防自我流于任性,做到 ”克己“!睆投Y“,首先是 ”禮“,互相尊重,彼此平等,維系和諧的人際關系, ”復禮“更在于對他人的尊重。所以, ”克己復禮“ 就是通過個人的自覺行動來實現自我的自覺與自律,踐行尊重人的原則,進而達到 ”仁“ 的境界。這種仁的本質就是對人的關愛,仁愛學說彰顯人的稟賦和尊嚴, ”以人類共同性的本質為哲學基礎,為所有人的自我完善開辟了道路“。[9]孔子講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所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墨子所謂 ”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體現的都是仁愛精神。董仲舒認為 ”仁在愛人,不在愛我。人不被其愛,雖厚自愛,不予為仁。自己遂其生,使他人亦遂其生,使萬物各遂其生,才算得上是仁!按髡鹚^ ”一人遂其生,推之而于天下共遂其生,仁也“ 等無不秉承追求仁義道德達到和諧共生的精神。[10]孔子說: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8]( p. 208)血緣之愛加以延伸和擴大,變成全社會人際關系普遍遵循的原則。”仁者愛人“既是自我覺醒,又是自我完善,既是自我發現,也是自我實現。張揚的是一種博大的理念和崇高的境界,試想,交往主體間彼此都能以自我的仁愛情懷與生命意識去關照對方,我們生活的世界豈不就是和諧祥和的美好人間。
。 三) 上善若水,有容乃大。
對 ”善“ 的向往與共生理念是中國古代思想家的不懈追求,老子講 ”上善若水“,[11]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滋養,而不與萬物爭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有容乃大“,源自 《尚書·君陳》: ”爾無忿疾于頑,無求備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埃12]意思是說,對于冥頑不化的人,不要憤怒忌恨,對于一個人不要求全責備。必須有忍耐,才能夠成功。必須寬容,德才算大。 《古蘭經箴言》里講: ”只因來自安拉的憐恤,你要對他們和氣; 如果你粗暴傲氣,他們必定從你周圍遠去; 你應該體諒他們,為饒恕他們而求祈; 處理事情要跟他們商議,你要是已作決斷,就該對安拉仰賴托依,安拉對仰賴者確實歡喜。“[13]清代回族學者馬智在其著作 《清真指南》 中指出:”能慈骨肉者謂之獨善,能慈同教者謂之兼善,能慈外教者謂之公善,能慈禽獸、昆蟲、草木者謂之普善!埃14]這種 ”善“ 的思想及其包容共生的理念告訴我們: 民族之間的交往攸關民族發展,每一個民族都應該汲取不同民族文化優秀的智慧,對于各民族文化在取長補短、求同存異中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只有通過交流和交融,民族文化才有機會在世界上樹立起應有的威信和地位,各個民族的文明及智慧也才有可能從被遮蔽的狀態中朗然呈現,造福人類。 ”人類文明史表明,各民族文明的發展是與交往范圍擴大同步的。任何一個國家、民族只要善于開放交往,吸收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就能夠走在歷史的前列!埃2]( p. 106)各民族和諧共生的要求必將使民族關系的內容更加完善!焙椭C共生“ 以承認差異和多樣性為前提,力求實現不同個體、局部與整體之間的利益調適,強調對各民族文化和利益多元化的承認和尊重,以及在共同利益和目標基礎上各民族平等、團結與繁榮、發展的一致性三、和諧民族交往的現實意義。
和諧民族交往就是要實現社會各民族成員、群體之間,各民族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和睦順暢,建設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各民族團結的社會。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民族間信任和諧的思想淵源,在民族交往中保持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 一) 政通人和是實踐和諧民族交往的基礎。
政通人和是和諧社會的體現。和諧社會的一個顯著特征是政治穩定,體現在民族交往中就是民意通暢、民氣順達、民心安定、民風樸實、民間祥和。要實現這一目的,首先應加強少數民族社會的民主政治建設,應充分重視、真正確認少數民族在民主制度建設和政治參與中的平等主體地位,在國家的總體指導下,尊重各民族在民族交往中的自我選擇與創造精神,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存在與發展的權利,建立有利于民族文化與現代文化相互對接與調適的制度機制與政策環境,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實現有機整合和主動適應; 同時要動員廣大少數民族群眾參與政治,盡可能暢通政治參與和利益表達渠道,使少數民族能夠依據制度實現政治參與,減少或杜絕非制度政治參與,以正常途徑和渠道解決少數民族因社會轉型而出現的利益調整和利益保護問題。對于在同一民族和不同民族的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產生的利益沖突,都需要充分運用利益分配機制、利益平衡機制和自然生態調控機制去協調它們之間的利益沖突,促進利益合作,以實現各種民族利益要求都得到合理滿足。其次實現政通人和要充分依靠法治國家的建設,依法治國也是政通人和的重要保障。民族和諧是法治建設的目的,法治是建設民族和諧的手段,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辯證統一關系。從當前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來看,我國已進入轉型的關鍵階段,既是戰略機遇期又是矛盾多發期,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現實性問題集中呈現,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這時,法治所承擔的促進民族合作、協調民族利益沖突的任務更加迫切。 ”堅持以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法治原則處理族群 ( 民族) 問題,……所有公民不論族裔 ( 民族) 成分一律平等,所有公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權利,所有公民均享有在全國范圍內自由流動、遷徙、生活、工作的權利,……加強對一切處于經濟社會滯后的地區和公民的發展援助,促進全國人民更好地共享改革發展成果“。[15]”保障少數民族權利的問題只有在不離開平等原則的徹底的民主國家中,通過頒布全國性的法律才能解決。“[16]法治就是依法辦事,民族法治就是要求全國各族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保證民族事務各項工作依法進行,逐步實現制度化、法律化,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從而進一步促進民族和諧交往。我國各民族之間的交往關系從某種程度上講表現為一個矛盾的統一體: 這種關系突出表現在民族交往心理的差別,這種差別有認識方面的,也有實踐方面的。不管哪個層面都有可能引發民族矛盾。這就說明必須加強民族法制建設的重要性,通過法律制度的實施,合理疏導各種民族之間的沖突和摩擦,切實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權利,實現各民族真正意義上的平等,進一步推動和促進和諧的民族交往。
。 二) 利益共享是實踐和諧民族交往的動力。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以和諧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規范和原則,就是為了使各族人民在相互交往、接觸、溝通的過程中,增強對彼此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發展的承認和尊重,協調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民族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的密切聯系。在社會主義階段,各民族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非根本利益上,各民族之間仍然存在著矛盾和沖突。特別是在資源開發中踐行利益共享機制,利益共享說到底是一個利益分配的問題。建立這樣一個機制,能夠克服原有資源開發與利益分配機制中忽視資源所在地政府和資源所在地居民利益的弊病,形成各方利益主體在資源合作開發中共生共贏的分配模式。既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又有助于增強社會的穩定程度。物質利益即經濟利益是人們進行經濟活動的直接原因, ”在古代,每個民族都由于物質關系和物質利益而團結在一起“。[17]”要使各民族真正團結起來,他們就必須有共同的利益!埃18]這個共同的利益就是民族平等的社會基礎即經濟關系中結成的紐帶。只有實現了利益共享,才能不斷發展共同利益。民族利益包括民族總體利益和民族個體利益。從民族個體成員來說,民族總體利益是比較抽象的,難以體會和辨明的,而民族個體利益則是直接感受和容易辨明的。正是由于民族個體成員都是經濟活動的利益相關者,他們更加清楚地意識和感受到民族經濟交往的現實意義。實踐證明,只有建立起以平等為基礎的利益共享機制,事關民族個體成員切身利益的經濟活動得以保持和延續,并在實踐中逐步優化為穩定的方式或內容,才能推動和諧的民族交往日益鞏固和發展。
。 三) 文化認同是實踐和諧民族交往的導向。
當前各民族人員流動、雜居現象增多,多種民族文化并存成為常態。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和諧交往、共存、共榮是構建和諧民族交往的保障,各民族多元異質文化的和諧共存、共榮,也是構建和諧民族交往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內容。民族文化自身的包容性也有力地支持了各民族文化的共存與發展。同時,各民族表層文化共存相安無事,但更深層次的價值觀念、思維模式和心理卻常常隱藏著沖突。文化發生變遷時可能造成心理失衡與感覺錯位,引發社會問題。因此,充分認識民 族意識 作為 ”民族歷 史 發 展 中 的 文 化 積淀“[3]( p. 110)所表現出來的相對獨立性和巨大反作用,這是文化認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要特別注意中華傳統文化的公共性影響,充分發揮和依靠這種公共性的影響來促進和推動民族間的信任與和諧。在 2010 年 5 月召開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公報中,明確提出要 ”增強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19]這一政策主張為促進中華民族交融一體和保障國家安全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武器。 ”在當代,中華民族的認同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一是共同的民族歷史淵源,二是共同主體民族的文化,三是共同的國家———中國,這三個層面認同缺一不可,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的認同“。[20]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也就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中國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歷史,中國的文化也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淵源于中華五千年文明,植根于當代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偉大實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中華民族身份的象征,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建設偉大祖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支柱。在數千年文明史發展中,中華各族人民形成了共同的民族心理和共存共榮意識,具有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中華民族形成的歷史,就是中國各民族不斷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發展繁榮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的親和力、向心力、聚合力不斷增強的歷史。認同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要認同中華民族的主體文化即中華傳統文化,在近代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情況下,中華傳統文化的凝聚和紐帶作用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和充分的發揮,經受住了歷史性的考驗。在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的民族精神鼓舞下,成千上萬海內外的中華兒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為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而浴血奮斗。這其中,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如民族整體意識、憂患意識和民本意識成為促進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和振興中華重要的傳統和心理依據,是中華各民族和諧交往得到不斷增強的重要思想基礎和輿論導向。
。 四) 包容共生是實踐和諧民族交往的條件。
”各民族之間的相互關系取決于每一個民族的生產力、分工和內部交往的發展程度。這個原理是公認的“。[18]( p. 270)和諧民族關系的 ”多元、共生、互補“ 結構已成為當代中國社會和諧發展的內生機制。 ”多元“ 是社會和諧的邏輯前提; ”共生“ 是社會和諧的必要條件,沒有共生,就無所謂和諧; ”互補“是社會和諧的動力和活力所在。 ”多元、共生、互補“的結構意味著各民族、社會各種力量、各種資源的共聚匯生、互補共進。實踐證明,各民族多樣性的互動交流是激發創造力和社會活力的源泉,民族多樣性結構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資源,更是我國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動力。[21]民族之間的經貿往來是民族之間物質生活和經濟發展取長補短的重要交往活動,也是雜居諸民族持久奔小康的第一生活需要。商貿互動,互通有無,各民族的生活達到有機互補,實現互利互惠的雙贏!泵褡逭Z言是一個民族文化、歷史的載體,民族間互通語言越多,促進民族間相互了解越有可能,民族間相互尊重越多,民族間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越有可能“。[2]( p. 259)語言交流是民族之間交際和交流須臾不可分離的條件,人口較少民族主動學習人口較多民族的語言是一種必然,人口較多民族的語言在許多場合使用,使用起來非常便利。自然,人口較多民族的語言也不乏局限,特別是一些涉及其他民族特性的專門表達領域時可能缺乏合適的表達詞匯,這時人口較少民族的特色用語可以借入到人口較多民族的語言,達到語言互補,加深民族間的感情。不同民族成員之間通婚是民族間相互交融、走向趨同的重要途徑。不同民族通婚后,歷史背景的差異、風俗習慣的不同,都會在朝夕相處、相濡以沫、相親相愛的親情中淡化。特別是作為下一代的孩子出生后,他的成長過程,既是不同民族文化和諧交融的承載者,又是作為父母生命延續和未來希望的承接者,有助于淡化父母的民族差異,也是實現優勢互補、進而融為一體的決定性因素。在中華大家庭中,56 個民族一條心是民族間和睦相處、和諧發展的最濃厚的根基。各民族之間在通商、通語、通婚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地深化到 ”通心“,前 ”三通“ 是 ”通心“ 的鋪墊和過渡, ”通心“ 是 ”前三通“ 發展的結果,民族間 ”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互相離不開“ 的關鍵就是 ”心“ 離不開,即共同的心理、共同的精神、共同的文化因素的形成才能使全民族 ”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最終達到民族之間的心理和諧。[22]總之,實現和諧民族交往就要在政治層面突出政通人和,追求 ”和實生物“。在經濟層面實現利益共享,在文化層面,則要從戰略高度強調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以及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和諧共存、共同繁榮; 在社會生活層面則要充分發揮民族 特 色 和 潛 力 的 優 勢,包 容 共 生,實 現”四通“,構建和諧民族交往的社會環境。
〔參 考 文 獻〕。
1 〕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N]。 新華網,2006 - 10 - 18.
〔2 〕金炳鎬。 民族關系理論通論 [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
〔3 〕金炳鎬。 民族理論通論 [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
〔4 〕國語·戰國策 [M]。 長沙: 岳麓書社,1988. 148—149.
〔5 〕徐志剛譯注。 論語通譯 [M]。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167.
〔6 〕李軍等主編。 五經全譯 [M]。 長春: 長春出版社,1992.
〔7 〕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 [M]。 濟南: 齊魯書社,1992.
〔8 〕李澤厚。 論語今讀 [M]。 天津: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8.
〔9 〕卞敏。 哲學與道德智慧 [M]。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107.
〔10〕張曙光主編。 民族信念與文化特征—民族精神的理論研究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42—43.
〔11〕老子 ( 徐澍、劉浩注譯) . 道德經 八章,[M]。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20
1“和諧” 由 “和” 衍生而來。作為古代哲學的核心范疇之一,“和” 的思想貫穿于中國思想發展史的各個時期和各家各派之中,積淀為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生生不息,歷久彌新,不僅閃爍著東方式的哲學智慧,顯示出獨特的理論價值,而且在維系社會穩定、促進各民族和諧交往、推動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和諧民族交往的內涵。
2006 年 10 月 11 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的 《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了社會主義和諧民族關系的內涵: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活動,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使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保1]這就將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在指導思想上推向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在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基礎上的最新理論概括,突出中華傳統文化中 “和” 的精神,也是當前民族關系的核心價值取向。民族關系是 “民族發展過程中相關民族之間的相互交往、聯系和作用、影響的關系,是雙向的、動態的[2]( p. 166)從民族交往這一具體的實踐活動中關照民族關系首先必須搞清楚民族交往是什么。按照 金 炳 鎬 先 生 的 觀 點,民 族 交 往 是 指”民族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必然發生和經歷的一種社會現象和社會過程,是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接觸、交流和往來以及民族關系的協調,即指民族聯系中的互動和民族關系的整合過程,也就是民族生存和民族發展的一種方式“。[3]而和諧民族交往意指 ”交往雙方 ( 或多方) 民族處于同等地位的和睦、協調的交往,這是交往雙方 ( 或多方) 民族生存發 展的共 同 需 要 和 共 同 的 愿望“。[2]( p. 112)可見, ”和諧“ 是 ”民族交往“ 的目標追求。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和諧民族交往就是強調將各民族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交往活動引導、統一到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和諧 發 展 觀 中,創 建 和 諧 的 社 會 主 義 民 族關系。
二、和諧民族交往的思想淵源。
。 一) 和而不同,和實生物。
中國文化很早就有 ”和而不同“ 的思想,這種思想在今天看來,仍然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可資利用的寶貴精神遺產,仍然是全球化時代民族之間和諧交往共同發展賴以借鑒的珍貴的精神財富。 《國語·鄭語》載史伯云: ”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4]”和“ 是以不同的事物匯聚、結合在一起,得其平衡、協調,相濟而相成,這樣才能生機盎然產生新的事物。”同“則是單一同質事物的疊加,如此不會有新的發展,”同則不繼“、”盡乃棄矣“!蹲髠鳌ふ压辍 中記載晏嬰論述 ”和與同異“,他對 ”同“的批評是: ”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 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 孔子也曾說: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5]”和而不同“是君子 ”尚義“,既能與人和睦相處,合作共事,又恪守自己的道德信念,不茍同于他人;”同而不和“則是小人被利益所左右,對自己有利就茍同于他人,當利益發生沖突時則與人爭執!兑讉鳌分杏性疲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埃6]”厚德載物“ 就是君子效法地之坤德,具有博大寬容的精神。 《中庸》 則曰: ”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埃7]”小德“ 是講差異性,”大德“是講統一性,天地間 ”萬物并育“、”道并行“,雖然有差異,但其 ”不相害“、”不相悖“,在差異中有其統一與和諧。概括起來說, ”和而不同“ 就是尊重差異,崇尚和諧,反對搞單一的同質化,也反對不同事物之間的沖突、對抗。這一宗旨表現在民族關系上,就是《尚書·堯典》 中講到的 ”協和萬邦“,意思是說熱愛和平,反對侵略,主張各國互相尊重,和睦 相 處。 ”天 下 同 歸 而 殊 途, 一 致 而 百慮!埃7]( p. 196)兼容并蓄,相反相成。將這樣一種思想用之于當今不同民族之間的交往,就是要承認和尊重多元,既認同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又要以博大寬容的精神對待其他民族的文化,以”文明的對話“ 代替 ”文明的沖突“,在對話中產生共識與和諧,逐漸走向人類文化的 ”多元一體“。只有 ”和而不同“才能促進人類文化的繁榮發展,這就是 ”和實生物“, ”殊途同歸“;如果搞某一種文化的霸權主義,或是不同文化之間的沖突、對抗,那就是 ”同而不和“、 ”同則不繼“了。
( 二) 克己復禮 仁者愛人。
在中國傳統思想里, ”禮“的精神實質就是”敬“。人與人之間彼此尊重,就是 ”禮之用“。”非禮勿動“、 ”立于禮“ 目的都在于 ”執事敬“?鬃诱f ”克己復禮為仁“。[8]”克己“,首先意識到自我的存在,意識到一個自我擁有意識和行為的自由。因此要自覺預防自我流于任性,做到 ”克己“!睆投Y“,首先是 ”禮“,互相尊重,彼此平等,維系和諧的人際關系, ”復禮“更在于對他人的尊重。所以, ”克己復禮“ 就是通過個人的自覺行動來實現自我的自覺與自律,踐行尊重人的原則,進而達到 ”仁“ 的境界。這種仁的本質就是對人的關愛,仁愛學說彰顯人的稟賦和尊嚴, ”以人類共同性的本質為哲學基礎,為所有人的自我完善開辟了道路“。[9]孔子講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所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墨子所謂 ”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體現的都是仁愛精神。董仲舒認為 ”仁在愛人,不在愛我。人不被其愛,雖厚自愛,不予為仁。自己遂其生,使他人亦遂其生,使萬物各遂其生,才算得上是仁!按髡鹚^ ”一人遂其生,推之而于天下共遂其生,仁也“ 等無不秉承追求仁義道德達到和諧共生的精神。[10]孔子說: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8]( p. 208)血緣之愛加以延伸和擴大,變成全社會人際關系普遍遵循的原則。”仁者愛人“既是自我覺醒,又是自我完善,既是自我發現,也是自我實現。張揚的是一種博大的理念和崇高的境界,試想,交往主體間彼此都能以自我的仁愛情懷與生命意識去關照對方,我們生活的世界豈不就是和諧祥和的美好人間。
。 三) 上善若水,有容乃大。
對 ”善“ 的向往與共生理念是中國古代思想家的不懈追求,老子講 ”上善若水“,[11]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滋養,而不與萬物爭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有容乃大“,源自 《尚書·君陳》: ”爾無忿疾于頑,無求備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埃12]意思是說,對于冥頑不化的人,不要憤怒忌恨,對于一個人不要求全責備。必須有忍耐,才能夠成功。必須寬容,德才算大。 《古蘭經箴言》里講: ”只因來自安拉的憐恤,你要對他們和氣; 如果你粗暴傲氣,他們必定從你周圍遠去; 你應該體諒他們,為饒恕他們而求祈; 處理事情要跟他們商議,你要是已作決斷,就該對安拉仰賴托依,安拉對仰賴者確實歡喜。“[13]清代回族學者馬智在其著作 《清真指南》 中指出:”能慈骨肉者謂之獨善,能慈同教者謂之兼善,能慈外教者謂之公善,能慈禽獸、昆蟲、草木者謂之普善!埃14]這種 ”善“ 的思想及其包容共生的理念告訴我們: 民族之間的交往攸關民族發展,每一個民族都應該汲取不同民族文化優秀的智慧,對于各民族文化在取長補短、求同存異中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只有通過交流和交融,民族文化才有機會在世界上樹立起應有的威信和地位,各個民族的文明及智慧也才有可能從被遮蔽的狀態中朗然呈現,造福人類。 ”人類文明史表明,各民族文明的發展是與交往范圍擴大同步的。任何一個國家、民族只要善于開放交往,吸收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就能夠走在歷史的前列!埃2]( p. 106)各民族和諧共生的要求必將使民族關系的內容更加完善!焙椭C共生“ 以承認差異和多樣性為前提,力求實現不同個體、局部與整體之間的利益調適,強調對各民族文化和利益多元化的承認和尊重,以及在共同利益和目標基礎上各民族平等、團結與繁榮、發展的一致性三、和諧民族交往的現實意義。
和諧民族交往就是要實現社會各民族成員、群體之間,各民族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和睦順暢,建設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各民族團結的社會。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民族間信任和諧的思想淵源,在民族交往中保持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 一) 政通人和是實踐和諧民族交往的基礎。
政通人和是和諧社會的體現。和諧社會的一個顯著特征是政治穩定,體現在民族交往中就是民意通暢、民氣順達、民心安定、民風樸實、民間祥和。要實現這一目的,首先應加強少數民族社會的民主政治建設,應充分重視、真正確認少數民族在民主制度建設和政治參與中的平等主體地位,在國家的總體指導下,尊重各民族在民族交往中的自我選擇與創造精神,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存在與發展的權利,建立有利于民族文化與現代文化相互對接與調適的制度機制與政策環境,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實現有機整合和主動適應; 同時要動員廣大少數民族群眾參與政治,盡可能暢通政治參與和利益表達渠道,使少數民族能夠依據制度實現政治參與,減少或杜絕非制度政治參與,以正常途徑和渠道解決少數民族因社會轉型而出現的利益調整和利益保護問題。對于在同一民族和不同民族的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產生的利益沖突,都需要充分運用利益分配機制、利益平衡機制和自然生態調控機制去協調它們之間的利益沖突,促進利益合作,以實現各種民族利益要求都得到合理滿足。其次實現政通人和要充分依靠法治國家的建設,依法治國也是政通人和的重要保障。民族和諧是法治建設的目的,法治是建設民族和諧的手段,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辯證統一關系。從當前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來看,我國已進入轉型的關鍵階段,既是戰略機遇期又是矛盾多發期,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現實性問題集中呈現,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這時,法治所承擔的促進民族合作、協調民族利益沖突的任務更加迫切。 ”堅持以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法治原則處理族群 ( 民族) 問題,……所有公民不論族裔 ( 民族) 成分一律平等,所有公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權利,所有公民均享有在全國范圍內自由流動、遷徙、生活、工作的權利,……加強對一切處于經濟社會滯后的地區和公民的發展援助,促進全國人民更好地共享改革發展成果“。[15]”保障少數民族權利的問題只有在不離開平等原則的徹底的民主國家中,通過頒布全國性的法律才能解決。“[16]法治就是依法辦事,民族法治就是要求全國各族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保證民族事務各項工作依法進行,逐步實現制度化、法律化,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從而進一步促進民族和諧交往。我國各民族之間的交往關系從某種程度上講表現為一個矛盾的統一體: 這種關系突出表現在民族交往心理的差別,這種差別有認識方面的,也有實踐方面的。不管哪個層面都有可能引發民族矛盾。這就說明必須加強民族法制建設的重要性,通過法律制度的實施,合理疏導各種民族之間的沖突和摩擦,切實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權利,實現各民族真正意義上的平等,進一步推動和促進和諧的民族交往。
。 二) 利益共享是實踐和諧民族交往的動力。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以和諧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規范和原則,就是為了使各族人民在相互交往、接觸、溝通的過程中,增強對彼此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發展的承認和尊重,協調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民族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的密切聯系。在社會主義階段,各民族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非根本利益上,各民族之間仍然存在著矛盾和沖突。特別是在資源開發中踐行利益共享機制,利益共享說到底是一個利益分配的問題。建立這樣一個機制,能夠克服原有資源開發與利益分配機制中忽視資源所在地政府和資源所在地居民利益的弊病,形成各方利益主體在資源合作開發中共生共贏的分配模式。既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又有助于增強社會的穩定程度。物質利益即經濟利益是人們進行經濟活動的直接原因, ”在古代,每個民族都由于物質關系和物質利益而團結在一起“。[17]”要使各民族真正團結起來,他們就必須有共同的利益!埃18]這個共同的利益就是民族平等的社會基礎即經濟關系中結成的紐帶。只有實現了利益共享,才能不斷發展共同利益。民族利益包括民族總體利益和民族個體利益。從民族個體成員來說,民族總體利益是比較抽象的,難以體會和辨明的,而民族個體利益則是直接感受和容易辨明的。正是由于民族個體成員都是經濟活動的利益相關者,他們更加清楚地意識和感受到民族經濟交往的現實意義。實踐證明,只有建立起以平等為基礎的利益共享機制,事關民族個體成員切身利益的經濟活動得以保持和延續,并在實踐中逐步優化為穩定的方式或內容,才能推動和諧的民族交往日益鞏固和發展。
。 三) 文化認同是實踐和諧民族交往的導向。
當前各民族人員流動、雜居現象增多,多種民族文化并存成為常態。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和諧交往、共存、共榮是構建和諧民族交往的保障,各民族多元異質文化的和諧共存、共榮,也是構建和諧民族交往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內容。民族文化自身的包容性也有力地支持了各民族文化的共存與發展。同時,各民族表層文化共存相安無事,但更深層次的價值觀念、思維模式和心理卻常常隱藏著沖突。文化發生變遷時可能造成心理失衡與感覺錯位,引發社會問題。因此,充分認識民 族意識 作為 ”民族歷 史 發 展 中 的 文 化 積淀“[3]( p. 110)所表現出來的相對獨立性和巨大反作用,這是文化認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要特別注意中華傳統文化的公共性影響,充分發揮和依靠這種公共性的影響來促進和推動民族間的信任與和諧。在 2010 年 5 月召開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公報中,明確提出要 ”增強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19]這一政策主張為促進中華民族交融一體和保障國家安全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武器。 ”在當代,中華民族的認同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一是共同的民族歷史淵源,二是共同主體民族的文化,三是共同的國家———中國,這三個層面認同缺一不可,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的認同“。[20]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也就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中國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歷史,中國的文化也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淵源于中華五千年文明,植根于當代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偉大實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中華民族身份的象征,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建設偉大祖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支柱。在數千年文明史發展中,中華各族人民形成了共同的民族心理和共存共榮意識,具有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中華民族形成的歷史,就是中國各民族不斷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發展繁榮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的親和力、向心力、聚合力不斷增強的歷史。認同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要認同中華民族的主體文化即中華傳統文化,在近代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情況下,中華傳統文化的凝聚和紐帶作用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和充分的發揮,經受住了歷史性的考驗。在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的民族精神鼓舞下,成千上萬海內外的中華兒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為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而浴血奮斗。這其中,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如民族整體意識、憂患意識和民本意識成為促進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和振興中華重要的傳統和心理依據,是中華各民族和諧交往得到不斷增強的重要思想基礎和輿論導向。
。 四) 包容共生是實踐和諧民族交往的條件。
”各民族之間的相互關系取決于每一個民族的生產力、分工和內部交往的發展程度。這個原理是公認的“。[18]( p. 270)和諧民族關系的 ”多元、共生、互補“ 結構已成為當代中國社會和諧發展的內生機制。 ”多元“ 是社會和諧的邏輯前提; ”共生“ 是社會和諧的必要條件,沒有共生,就無所謂和諧; ”互補“是社會和諧的動力和活力所在。 ”多元、共生、互補“的結構意味著各民族、社會各種力量、各種資源的共聚匯生、互補共進。實踐證明,各民族多樣性的互動交流是激發創造力和社會活力的源泉,民族多樣性結構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資源,更是我國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動力。[21]民族之間的經貿往來是民族之間物質生活和經濟發展取長補短的重要交往活動,也是雜居諸民族持久奔小康的第一生活需要。商貿互動,互通有無,各民族的生活達到有機互補,實現互利互惠的雙贏!泵褡逭Z言是一個民族文化、歷史的載體,民族間互通語言越多,促進民族間相互了解越有可能,民族間相互尊重越多,民族間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越有可能“。[2]( p. 259)語言交流是民族之間交際和交流須臾不可分離的條件,人口較少民族主動學習人口較多民族的語言是一種必然,人口較多民族的語言在許多場合使用,使用起來非常便利。自然,人口較多民族的語言也不乏局限,特別是一些涉及其他民族特性的專門表達領域時可能缺乏合適的表達詞匯,這時人口較少民族的特色用語可以借入到人口較多民族的語言,達到語言互補,加深民族間的感情。不同民族成員之間通婚是民族間相互交融、走向趨同的重要途徑。不同民族通婚后,歷史背景的差異、風俗習慣的不同,都會在朝夕相處、相濡以沫、相親相愛的親情中淡化。特別是作為下一代的孩子出生后,他的成長過程,既是不同民族文化和諧交融的承載者,又是作為父母生命延續和未來希望的承接者,有助于淡化父母的民族差異,也是實現優勢互補、進而融為一體的決定性因素。在中華大家庭中,56 個民族一條心是民族間和睦相處、和諧發展的最濃厚的根基。各民族之間在通商、通語、通婚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地深化到 ”通心“,前 ”三通“ 是 ”通心“ 的鋪墊和過渡, ”通心“ 是 ”前三通“ 發展的結果,民族間 ”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互相離不開“ 的關鍵就是 ”心“ 離不開,即共同的心理、共同的精神、共同的文化因素的形成才能使全民族 ”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最終達到民族之間的心理和諧。[22]總之,實現和諧民族交往就要在政治層面突出政通人和,追求 ”和實生物“。在經濟層面實現利益共享,在文化層面,則要從戰略高度強調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以及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和諧共存、共同繁榮; 在社會生活層面則要充分發揮民族 特 色 和 潛 力 的 優 勢,包 容 共 生,實 現”四通“,構建和諧民族交往的社會環境。
〔參 考 文 獻〕。
1 〕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N]。 新華網,2006 - 10 - 18.
〔2 〕金炳鎬。 民族關系理論通論 [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
〔3 〕金炳鎬。 民族理論通論 [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
〔4 〕國語·戰國策 [M]。 長沙: 岳麓書社,1988. 148—149.
〔5 〕徐志剛譯注。 論語通譯 [M]。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167.
〔6 〕李軍等主編。 五經全譯 [M]。 長春: 長春出版社,1992.
〔7 〕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 [M]。 濟南: 齊魯書社,1992.
〔8 〕李澤厚。 論語今讀 [M]。 天津: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8.
〔9 〕卞敏。 哲學與道德智慧 [M]。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107.
〔10〕張曙光主編。 民族信念與文化特征—民族精神的理論研究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42—43.
〔11〕老子 ( 徐澍、劉浩注譯) . 道德經 八章,[M]。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