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醫療保險過程管理 確保保障目標實現
建立健全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是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一項重大舉措,標志著醫療保險管理服務從根本上實現以人為本,管理到人,服務到人。定點醫療機構是醫療保險服務的載體,如何更好落實醫保政策,解決“看病貴”的問題,讓參保人員真正受益是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1]。幾年來,運用質量管理體系中循環模式管理醫保工作,重點加強過程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明確管理目標 細化組織分工
1.1 明確醫療保險管理目標:定點醫療機構是醫療保險制度的直接實施者,醫療保險方與醫療提供方在費用總量控制上存在著矛盾與統一,作為醫療保險政府管理方,對醫院醫保支付費用實行了具體指標考核、總量控制等,以確保醫;鸬暮侠響谩⒄毡本┦械尼t療保險管理總目標確定了本院醫保管理目標,突出指標—質量—信譽意識。重點管控次均費用增長率、個人自費比例、平均住院日、藥費比例等考核指標,通過病歷質量、處方合格率等醫療質量管理,評定科室的醫療信譽等級(治愈率、滿意率、個人自付比例),以優質低價醫療服務保障基本醫療保險總體的目標。
1.2 建立建全組織領導結構:建立三級責任制,成立醫院醫保工作領導小組,院長任組長,主管副院長具體分管,醫務處、醫保辦、信息科負責分類工作;鶎庸芾淼矫總科室都有醫保協管員,負責科室具體醫保工作。要求做到“日監控、周檢查、月評估、季分析、年總結”,達到了組織嚴密,人員落實,分工明確,各負其責的總體要求。
2 嚴格過程管理 重點環節監控
2.1 嚴格控制參保人員就診
2.1.1 門急診就醫:門急診就醫管理重點把握好門急診處方的規范化管理和“大”、“假”處方的嚴抓嚴控。門診患者是否有“替代”治療行為等騙取醫;鸬尼t療操作。
2.1.2 住院類:住院就醫管理重點把握好“四個合理”和 “三個一致”,既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合理收費;病情記錄和醫囑一致、醫囑和收費清單一致、收費清單和價格一致。
2.2 完善信息網絡系統
2.2.1 動態維護信息數據庫:信息科專人及時準確維護藥品庫、診療庫和服務設施庫的相關條目,確保費用信息及時準確,保障參保人員的利益。
2.2.2 建立信息網絡監控系統,:結合本院HIS系統特點,開發本地醫保數據統計外掛程序,能夠隨時對醫院每個科室的各項醫保指標完成情況進行監控和反饋,每月對科室完成指標情況進行匯總,并全院通報。
2.2.3 通過病案網絡監控系統對住院醫保患者的醫囑、病歷書寫、收費情況等隨時檢查。
2.3 關注藥品使用的管理:為了杜絕“以藥養醫”,將合理用藥做為控制醫保費用的一個重要手段。重點監督、自查抗生素類、心血管藥、營養類、中成藥等幾類費用高和臨床療效不明確的藥品。利用信息管理系統對每個科室、每個醫生用藥情況進行動態監控,每月對使用的藥物品種和數量進行統計分析,重點講評,并將藥品考核情況納入科室質量監控標準中,與科室績效工資掛鉤。同時對有傾向性使用的藥品,由醫院采取強制性的干預,有效實施藥品使用的監管。通過自查—發現問題—反饋—落實整改,全院藥品比例有所下降,藥品使用的合理性、科學性有了明顯提高。 3 他查自查結合 強化激勵機制
3.1 多種形式檢查相結合:采取自查與他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檢查。一級核查是臨床科室自查,科室協管員對每份醫保病歷認真核對,必須做到醫囑單、清單、檢查回執單要統一。臨床科室主任或副主任要對每份病歷進行檢查,合格并簽字方可留存病案室;二級核查由醫保辦執行,對每份醫保清單里項目逐一審核;三級核查主動邀請或虛心接受上級醫保部門的隨時檢查與指導。
3.2 獎懲結合共同進步
3.2.1 針對每月門診和住院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由醫保辦發放整改通知單,提出整改意見和預防措施,對違規行為懲罰均在當事人當月績效工資中兌現。
3.2.2 對每月醫保指標均完成科室在月質控考核中給予加分,沒有完成指標科室按照相應比例扣除月質控考核分,責令寫出整改報告,分析費用增長原因,次月整改。年底醫院根據累計考評分情況評醫保管理優秀科室和先進個人,給予物資獎勵?剖裔t保管理與科室主任的年度績效考核掛鉤,對指標考核不合格者予以相應的經濟處罰。
3.2.3 上級部門檢查發現的問題,按照計價項金額,扣除相關科室雙倍,以示懲罰。
4 實施效果
4.1 醫保過程管理充分實現了實時性和有效性:將一切工作看作過程,通過有效管理手段可以在現有工作狀態下隨時發現存在的問題,管理體系上下連動及時有效解決問題,將過程環節有效銜接。同時過程管理對醫保工作有著前瞻指導作用,通過對當前醫保運行指標和質量監控,是對醫保政策的可操作性的檢驗,對今后相關政策有現實指導意義。
4.2 醫保管理各項指標得到較好控制:自從本院實行了循環模式管理醫保工作以來,注重過程管理,關注服務對象,強調事前質控,堅持不斷改進,強化了指標—質量—信譽意識。使醫保各項指標均達標,人均費用位于北京市同級醫院偏低水平,平均住院日縮短,自費比例比指標數低近55個百分點,藥品比例也在指標范圍內,同時醫保服務人次翻了一番,醫院經濟收入有了較大的增長。
參考文獻:
[1] 陳齊玉.社會醫療保險試行中的情況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1997,1(12):12
1 明確管理目標 細化組織分工
1.1 明確醫療保險管理目標:定點醫療機構是醫療保險制度的直接實施者,醫療保險方與醫療提供方在費用總量控制上存在著矛盾與統一,作為醫療保險政府管理方,對醫院醫保支付費用實行了具體指標考核、總量控制等,以確保醫;鸬暮侠響谩⒄毡本┦械尼t療保險管理總目標確定了本院醫保管理目標,突出指標—質量—信譽意識。重點管控次均費用增長率、個人自費比例、平均住院日、藥費比例等考核指標,通過病歷質量、處方合格率等醫療質量管理,評定科室的醫療信譽等級(治愈率、滿意率、個人自付比例),以優質低價醫療服務保障基本醫療保險總體的目標。
1.2 建立建全組織領導結構:建立三級責任制,成立醫院醫保工作領導小組,院長任組長,主管副院長具體分管,醫務處、醫保辦、信息科負責分類工作;鶎庸芾淼矫總科室都有醫保協管員,負責科室具體醫保工作。要求做到“日監控、周檢查、月評估、季分析、年總結”,達到了組織嚴密,人員落實,分工明確,各負其責的總體要求。
2 嚴格過程管理 重點環節監控
2.1 嚴格控制參保人員就診
2.1.1 門急診就醫:門急診就醫管理重點把握好門急診處方的規范化管理和“大”、“假”處方的嚴抓嚴控。門診患者是否有“替代”治療行為等騙取醫;鸬尼t療操作。
2.1.2 住院類:住院就醫管理重點把握好“四個合理”和 “三個一致”,既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合理收費;病情記錄和醫囑一致、醫囑和收費清單一致、收費清單和價格一致。
2.2 完善信息網絡系統
2.2.1 動態維護信息數據庫:信息科專人及時準確維護藥品庫、診療庫和服務設施庫的相關條目,確保費用信息及時準確,保障參保人員的利益。
2.2.2 建立信息網絡監控系統,:結合本院HIS系統特點,開發本地醫保數據統計外掛程序,能夠隨時對醫院每個科室的各項醫保指標完成情況進行監控和反饋,每月對科室完成指標情況進行匯總,并全院通報。
2.2.3 通過病案網絡監控系統對住院醫保患者的醫囑、病歷書寫、收費情況等隨時檢查。
2.3 關注藥品使用的管理:為了杜絕“以藥養醫”,將合理用藥做為控制醫保費用的一個重要手段。重點監督、自查抗生素類、心血管藥、營養類、中成藥等幾類費用高和臨床療效不明確的藥品。利用信息管理系統對每個科室、每個醫生用藥情況進行動態監控,每月對使用的藥物品種和數量進行統計分析,重點講評,并將藥品考核情況納入科室質量監控標準中,與科室績效工資掛鉤。同時對有傾向性使用的藥品,由醫院采取強制性的干預,有效實施藥品使用的監管。通過自查—發現問題—反饋—落實整改,全院藥品比例有所下降,藥品使用的合理性、科學性有了明顯提高。 3 他查自查結合 強化激勵機制
3.1 多種形式檢查相結合:采取自查與他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檢查。一級核查是臨床科室自查,科室協管員對每份醫保病歷認真核對,必須做到醫囑單、清單、檢查回執單要統一。臨床科室主任或副主任要對每份病歷進行檢查,合格并簽字方可留存病案室;二級核查由醫保辦執行,對每份醫保清單里項目逐一審核;三級核查主動邀請或虛心接受上級醫保部門的隨時檢查與指導。
3.2 獎懲結合共同進步
3.2.1 針對每月門診和住院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由醫保辦發放整改通知單,提出整改意見和預防措施,對違規行為懲罰均在當事人當月績效工資中兌現。
3.2.2 對每月醫保指標均完成科室在月質控考核中給予加分,沒有完成指標科室按照相應比例扣除月質控考核分,責令寫出整改報告,分析費用增長原因,次月整改。年底醫院根據累計考評分情況評醫保管理優秀科室和先進個人,給予物資獎勵?剖裔t保管理與科室主任的年度績效考核掛鉤,對指標考核不合格者予以相應的經濟處罰。
3.2.3 上級部門檢查發現的問題,按照計價項金額,扣除相關科室雙倍,以示懲罰。
4 實施效果
4.1 醫保過程管理充分實現了實時性和有效性:將一切工作看作過程,通過有效管理手段可以在現有工作狀態下隨時發現存在的問題,管理體系上下連動及時有效解決問題,將過程環節有效銜接。同時過程管理對醫保工作有著前瞻指導作用,通過對當前醫保運行指標和質量監控,是對醫保政策的可操作性的檢驗,對今后相關政策有現實指導意義。
4.2 醫保管理各項指標得到較好控制:自從本院實行了循環模式管理醫保工作以來,注重過程管理,關注服務對象,強調事前質控,堅持不斷改進,強化了指標—質量—信譽意識。使醫保各項指標均達標,人均費用位于北京市同級醫院偏低水平,平均住院日縮短,自費比例比指標數低近55個百分點,藥品比例也在指標范圍內,同時醫保服務人次翻了一番,醫院經濟收入有了較大的增長。
參考文獻:
[1] 陳齊玉.社會醫療保險試行中的情況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1997,1(12):12